回憶童年

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著某一些事情難以忘懷的,童年時期街頭玩遊戲機、或是娛樂的賭博電玩。在那個年代這種賭博行為並沒有像現在規定這麼嚴格,花個幾十塊可以帶來一些滿足感。

當時的氣氛可能有人潮的地方就有機台,以前的社會氛圍對於機台並沒有多大要求,現在確認定為賭博用,其實有時候只是一種回憶,一種讓自己感覺還在熟悉的年代中。

伊豆館~~~~~

西元1895年至1945年間
由日本殖民統治的時間
這時期日本人為了改善台灣人的習慣
推廣台灣人泡澡及洗澡習慣
於是有了許多的海水浴場及湯屋的誕生
我的曾祖父(潘踫砲)也在那時候建立了家族的湯屋———-伊豆屋
經過了一個多世紀我找到了家的方向
也正在前往故鄉的路上

新一代的伊豆館LOGO

職場觀感

在日本強調職人、達人
一個人工作崗位上一輩子就只專注一件事
大多數民眾會尊重專業技能的人
在台灣我們的教育分成技術與學術兩邊
大部分的成年人努力的向小孩說謊
告訴孩子人生不一定只有會讀書才能有未來
擁有一技之長也能讓自己變成職人、達人
現實卻是多數企業與社會大眾依舊以學歷來判定你的能力
當你有了基本的國立大學文憑
再加上擁有企業高層的親戚、朋友
又或者是認識某某立委、議員等等
要是直系血親在公務部門服務
這樣的人生肯定順暢沒煩惱
不需要煩惱何時升遷或是人事安排
自然有人會在背後幫你處理
高調讓所有的人知道必須得為你鋪一條康莊大道
學歷+經歷=能力,這是錯誤的觀念
人脈+學歷=能力,這才是正確的態度
小時候大人教我們努力才能有收穫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
長大後我了解到努力未必有收穫而機會只是留給有背景的人
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並非少數人可以改變的
年紀越大越覺得當初沒能順從自己的想法
去做一些屬於自己想做的事情
無論有無完美的結局至少是自己選擇的生活
當然人都是回想當初而後悔的
無論走哪一條路總會有不盡人意的時候
空白的25年悄悄的從指間流逝
完全對於這段日子沒有任何記憶
下一階段希望可以讓自己對於人生能夠留下一段精彩的回憶
至少有一天如果我老到可能無法自由的控制我的身軀
但我的腦海裡還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小段歷程

致 近老的歲月

一開始的退休生涯其實是規劃平時上班假日回去帶人露營,後來因為工作因素調任另一單位,原本的步調卻被打亂了,因為必須要「假日值班」。
這件事的起因據聞是一位偉大的「強強哥」所提出來的解決方式,因為同一個單位兩位非常熱衷於工作的同仁,勇奪了「全企業」緊急入廠的第一名與第二名,而「強強哥」的解決方案就是讓其他人假日值班可減少緊急入廠的時數,然而這些其他人還不包含單位所有人僅僅只是部分的人。
這中間想了其他方式嘗試著看能否改變現狀,申請調單位等各式各樣的方法卻無法如願。
後來我的兩個小孩告訴我「老頭你要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讀書你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。再加上這幾年一些年輕人離職後過的比在公司還要順心如意,推翻一堆老屁股所說的「去外面找不到比這裡好的薪水」
想想既然沒辦法斜槓人生那就專心做一件事情就好。
期間雖然也有位高層大人給予優渥條件要我考慮可以繼續斜槓,不過如同某位名人所說的「不能為了某些好處或是目的而改變自己的原則,人若沒有尊嚴就什麼都不是,霎那間一切都會消失不見,賺再多錢也沒用,以後大家見面時,最重要的是要有尊嚴。」
既然決定要離開如果因為某些好處又說服自己留下,這樣不是讓人一輩子笑話。或許在你面前不會明講,其實背後大家都會討論「那個某某人只是在塞奶而已不會走的」而這個怪異奇特的現象也成了公司特有產,僅此一家別無分號。
未來會好或是不如意沒人可以料想得到,但最終還是以自己最初的目的為主。
致 近老的歲月

車宿、車泊?我的輕巧露營車

現今的社會,科技產品的充斥、許多小孩可能在年齡還小的時候就有視力問題了。正因為如此,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每次外出遊玩的方式總是以露營為主,盡量讓孩子可以親近大自然。

年輕的時候外出遊玩,帶著小孩搭設帳篷、客廳帳,在露營區學習與其他小孩如何共處。讓小孩學會分享與包容,在適當的社交環境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。

內人常常對小孩說:「我們不是很富裕的家庭,父母親沒辦法給你們許多財富,能給你們的只有你眼前看到的景色,這些景色把它記憶在腦海裡,就是父母給你們最大的財富。」

面對小孩成年後,未來的日子能夠陪伴自己繼續走下去的應該只有另一半與自己了。所以在2020年時找到一輛經濟又實惠箱新型車——-菱利 VERYCA 1.5(A180)。對我個人而言,這台車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,就只是便宜還有就是維修零件國內提供,拿來當露營車其實蠻好用的,不過還是要做部分改裝。

剛買沒多久的樣子

這個時候車子快滿週歲了,還是原廠的樣子並沒有多大的改變。後來尋找了網路上有位菱利的車主(小黑菱利Veryca),該車主把菱利改裝發揮到極致,除了改裝外還包含合法驗車,車主不需要擔心以後會被刁難。於是我也詢問了小黑車主,找到了台北的老闆進行修改。

這位台北的老闆是網路人稱「高霸A」,一位專注於菱利與吉米車的設計與改裝,菱利從1.2、1.3、1.5、1.6這些都有完整的搭配方案。當時等待老闆的設計到成品的產出、也將近快一年的時間,因為老闆的慷慨與協助,讓我得以早日進行整改。

改裝後老闆拍攝的角度
經過改裝後看起來氣勢大不同

可以看的出來大概都是外觀的改變,高壩A許多富有創意的想法,一直覺得他幫我把車子弄得很好很有我要的感覺。

下面是我記得的改裝的項目:

  • 前保桿
  • 輪胎
  • 升舉
  • 外觀烤漆
  • 車頂架
  • 車邊帳
  • 後拖車架

外觀只是小小的改變一下,卻給自己帶來莫大的滿足感,後續還有部分小修改希望可以達到想要的方向。

自由的財富、2004年的夢

從1997年開始進入社會工作後,為了讓老人家放心,聽從長輩的意見進入一家私人公司上班。當初給自己一段時間,只想做到30就足夠,30歲以後要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不過人算總是不如天算,還是沒能在那一年完成心願。

既然無法在2004年完成自由財富的願望,後續便一直將此夢想的種子深埋於心,直到5年後因為岳母的關係,期望能回山上居住,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看地、談價,不滿意再繼續此循環。等到36歲那年總算買了人生的第一塊地,也意味著未來將回歸山林,過著簡樸的生活。

祭祀的開始也表示夢想開始一大步

我的小屋因為對於祖靈的敬畏,在莊嚴的儀式中開始了。土地是上天賜與人們的大禮,這片土地一直給予我們除了生存也象徵著希望。老一輩的說:有土斯有財,有了土地一切都有希望。

祭祀的過程除了對土地的尊重之外,也要對上天表達謝意,感謝給予我這麼多的資源,讓我能夠逐步實現我的理想。

挖下第一鏟土期待祖靈保佑一切順遂
一鏟故鄉的土也告知祖先我們要在這裡生活了
一份供品、一束清香感謝祖先的疼惜

最後還是感謝協助蓋房的滿州老闆,因為老闆的鼎力相助讓我這段時間有屬於自己的房子,也因為老闆讓我知道夢可以做也可以實現的。

網站的由來

IZU查了翻譯日文為伊豆,IZUTW意思是台灣的伊豆。

在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中的數位典藏,裡面台灣溫泉主題典藏中紀錄著祖先的由來,這段未曾聽過長輩提起的過往,因為台灣大學圖書館的因素,讓自己對於先人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2021年因為公視的斯卡羅影劇也讓我對於自己的身分有了興趣,早年在荷西時期因為大量的外地人移民到台灣,讓台灣的原住民族與這些族群通婚,後來的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建立的戶籍資料,也讓自己知道原來我的祖先是原住民,原來我原本的姓氏是潘姓。

既然如此,決定利用剩餘的時光好好的研究台灣的近代史,了解一下這400年來台灣的變化也要讓自己的後代知道,我們是台灣的原住民也是台灣人!